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進口商品加徵20%關稅一事,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(全總)表達嚴重關切,指出此舉將對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產業造成重大打擊,尤其30人以下的微型企業首當其衝,恐引發中小企業倒閉與勞工失業潮,對台灣基層社會造成深遠衝擊。
根據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定義,製造業與服務業中員工人數在30人以下者屬於微型企業。全總指出,這類企業資金週轉能力有限,面對突如其來的高關稅,再加上匯率波動與數位轉型的壓力,恐將難以應對,造成產業鏈斷裂。更遺憾的是,政府既有的補助措施常淪為形式,無法有效落實基層需求。
全總理事長温國銘表示,美方對台灣祭出20%關稅,遠高於日本、韓國的15%,未來甚至有可能超越對中國的稅率。雖名為「暫時性稅率」,但其實質影響無疑對台灣產業是一大震撼彈。
為因應危機,全總提出三點建議:
全總建議政府三大應對措施:
啟動三方對話平台:
政府應儘速與企業界與工會代表建立正式對話機制,凝聚產業與勞工的共同立場。
落實民主監督機制:
建議設立「三階段監督制度」,包括:
事前:向國會進行政策報告
事中:廣納社會及產業意見
事後:進行公開審議與檢討
以杜絕黑箱作業,提升政策透明度。
談判中堅守主體立場:
面對美方談判,政府應積極爭取產業保護條款與過渡機制,為中小企業保留生存空間,確保台灣產業自主與人民生計不受犧牲。
全總強調,政府應正視中小微企業的脆弱性,並將基層聲音納入決策核心,避免未來因貿易衝突引發更大規模的經濟與社會危機。
資料來源:中華小微產業推展協會
